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看活成啥样

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看活成啥样

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看活成啥样

在四川南充一个山村里,有一处悬崖山洞,这个山洞里居住着一对老夫妻,梁自付老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家境贫寒,结婚后带着妻子躲进深山一个洞里,以洞为家自给自足的过着原始的男耕女织生活。当时妻子19岁,不嫌弃自己穷,居住山洞这一住就是56年。两个人不离不弃,守住这个山洞。图为梁自付和妻子在山洞中看电视。

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看活成啥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洞里无法居住,下雨时还会漏水,很潮湿,洞内有简单的摆设,当时因为条件不好,就在山洞里安了家,老人为了省钱,常常到山上砍柴生火做饭,屋里的条件十分简陋,梁自付老人把山洞修修补补,在他的一番艰辛改造后,变成了冬暖夏凉的家。虽然生活十分拮据,但是老人活得很自在。老两口坐在山洞门口晒太阳。

老人在大山里种玉米,高粱,喝山泉水,织布做衣,大山里开辟了不少地,每年都有很不错的收成,还在山洞门前养着20只鸡和两只狗。每天都有纯正无公害的土鸡蛋吃,想吃豆腐,自己在家磨豆腐,想喝酒,就用自己的粮食酿点苞谷酒,家里还放了不少腊肉,供一年吃不完,还在山洞边上放了几个蜂箱,每年都能收不少纯正蜂蜜,很多城里人都会到老人这里买,自然无公害。

老人一生养育4个孩子,虽然家境很贫寒,却靠自己的努力让孩子都能好好上学,让老人感到自豪的是,他培养出了两位大学生,儿子成为工程师,孙子如今还成了博士生。

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看活成啥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大山里,老人常常会遇到野猪、野兔出没,经常会误入他家,在山洞里睡觉每天能听到野兽的声音,刚开始有点害怕,到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这里以前居住了四户人家,最后都搬走了,老人守着这片故土不离开,没事的时候,坐在山洞的门口抽旱烟,老人有喝酒的习惯,一日三餐离不开酒,一年到头都没有断过。

在别人看来,老人像在山里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但是在老人眼里,觉得自己过得有滋有味,逍遥自在,大山里有各种各样的野生板栗,核桃等,自己酿制的蜂蜜,还有自酿苞谷酒,每天早上早早就醒来,到大山里散步,高兴的时候还能对着大山唱歌。没事的时候就在山洞里看会电视,有时也会感到有点寂寞,会想自己的儿女。

子女们也非常惦记在山里住的父母,多次劝阻老人搬到城里,老两口却不愿意离开这里,山里空气好,住在山里也觉得比较安逸,住了大半辈子习惯了,也不舍得,不喜欢城里的快节奏生活,对这座山洞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城里的生活再好老人也不羡慕,喜欢在山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觉得每天的生活才有滋有味。

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看活成啥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慢慢的儿女们也理解父母的心情,虽然山洞里生活条件不好,但是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愿意适应新的环境,作为父母都是为孩子着想,也不愿意给儿女们添麻烦,老两口不肯搬走,村子里还专门为老人家通了电,梁自付老人笑说,自己还要活到100多岁呢?大家对于老人的生活怎么看?

老夫妻隐居山洞56年,吃腊肉喝自酿酒,常有野兽敲门,如今怎样?

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有这样的一对老夫妻,他们20多岁的时候带领这一家老小,常年在深山过着隐居生活,一住就住了五十年之久,这位老人从二十岁的年轻帅小伙,变成现在白发秃顶的老爷爷,他妻子也是从十九岁的漂亮姑娘,变成现在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在深山里面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

他们之所以后面在这里居住,是因为家庭条件贫寒,然后就一起搬到了这里,在这里一住就是56年。

他们居住的环境其实不太好,在山洞里有时候下雨的话,还能漏到山洞里面,所以他们的环境非常潮湿。

之所以一切所用的东西全部都是自己制作的,这背后倒也没有其他寓意,还是因为贫穷。在山洞里冷的时候,就自己上山砍柴,点燃取暖。

柴在山洞里的用处可不小呢,不仅取暖要靠它,而且平常的做饭也需要他,在吃饭的时候点燃柴火,然后把自己种的玉米还有一些蔬菜什么都做好。

虽然现在看他们的环境十分简陋,但是其实这个环境比他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好得多了,他们到了这里之后,自己又重新布置设计了一下。

大家可能会认为他们在这里会生活得不太好,但是他们却把日子过得让很多人羡慕,养了20多只鸡和两只狗,十分热闹。

有时候在山上有野生的板栗可以摘下来吃,每天有时候还会对着大山唱歌,有时候在山洞里看会电视。

而且家里的鸡蛋、腊肉都不少,屯的绰绰有余。他们一共有四个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们却十分注重教育。

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他们十分用心,一共培养出了两位大学生、儿子成为工程师,孙子现在也是一名博士生。

现在年过花甲了身子骨还算硬朗,上山砍柴还行,每个月孩子们拿几百块生活费,日子还算过得自在,在以后的二三十年两夫妻也会在这深山里度过,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后,我们也是非常羡慕这样的生活。

他们过着一生无忧的生活,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如今还是满头黑发,希望他们能长命百岁。

歇后语大全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阿斗的江山——白送 矮子爬坡——贪便宜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暗室里穿针——难过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安禄山起兵——反了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按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把脸装进裤裆里——见不得人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白蜡材结桂花——根子不正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巨猾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略显其能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搬菩萨洗澡——越弄越糟;白费神;空劳神
斑鸩打架——卖弄风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半道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 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
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露了蹄 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半夜做梦娶新娘——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按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
草人救火——引火上身 厕所里照镜子——臭美
财迷转向——走路算账(比喻总是在算计) 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财神爷戴乌纱帽——钱也有,权也有 茶铺里不要的伙计——哪一壶不开单提哪一壶
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嫦娥跳舞——两袖清风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长丝瓜当扁担——不晓得软硬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唱戏的胡子——假的
彩虹和白云谈情——一吹就散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葱头不开花——装什么蒜 扯裤子补补丁——堵不完的窟窿
踩着肩头往头上拉屎——硬欺负人 城隍娘娘有喜——怀的鬼胎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城隍庙里着了火——小鬼的嘴里都冒烟
苍蝇叮菩萨——看错人了 城楼上亮相——高姿态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吃了对门谢隔壁——错了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吃鱼不吐骨头——带刺
断了线的梭子--白钻空子 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态
断了柄锄头安了把--有了把柄 打破脑袋叫扇子扇--豁出去了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
躲雨躲到城隍庙--尽见鬼 大门日的石狮子--成双成对
点燃的蜡烛一长命(明)不了 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点着火的双响--气得嘣八丈高 大象喝水--有肚量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大圣吃毫毛--变得真快
搭起戏台卖螃蟹--货色不多,架势不大 大街上的行人--有来有往
挡凤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大流子的弟弟--二流子
打上黑脸照镜--自己吓唬自己
大雁飞行--成群结队
打足了气的皮球--蹦老高 大热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打灯笼走亲戚一明去明来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打锣卖糖--各于一行 打鸟姿态一一睁只眼,闭只眼
大车初一打拼伙--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大姑娘肿脸一一难看 打开天窗--说亮话
大虾炒鸡爪儿--蜷腿带拱腰 打乌米的眼睛--尽往上看
大姑娘瞧嫁妆--有日子的人了 打足气的气球--早晚要炸
大姑娘嫁太监--享福又受苦 大海里的一滴水--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戴着面具进棺材--死不要脸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戴着面具亲嘴--没一点情味 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有日子了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
耳朵里塞棉花——装样(羊)
儿子不养娘——白疼了一场 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二流子打鼓——吊儿郎当 饿猪占木槽——死不放
二尺长的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饿着肚子做梦——空想
二不愣当家——出不了好主意 二踢脚——两想(响)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无牵无挂
恶鬼见钟旭——不得不老实 恶人雕戴皮帽——假充鹰
恶人雕戴皮帽——假充鹰 恶人登门——送福
恶狼生个贼狐狸——不是好种 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饿虎进宅——不怀好意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二百加五十——二百五 饿狼日里夺脆骨——好大的胆
二郎神的印堂——独具只眼 耳朵塞驴毛——说不通
二万五千里长征——任重道远 额头角上搁扁担——头挑
额头上插牡丹——忍痛图好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
府官进县衙--大摇大摆
放屁捂屁股--多加一分小心
放了气的皮球--软蛋 放屁砸了脚后跟--真倒霉
放了血的猪--趴下了 坟场上堆冰块--冷死人
房檐上玩把戏--玩命 坟地里摆酒席--鬼作乐
房檐上的流水--上头的事
坟地里的夜猫子--不是个好鸟儿
房顶上失窟窿--不是门儿 坟地里拉弓--色(射)鬼
房顶上种麦子--刺激(脊) 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
房顶上放风筝--起手高一层 放羊娃喊救命--狼来了
房上的草--刮来的种几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粉球滚芝麻--多少沾点儿 放毛虫上身--找痒来抓
粉刷的乌鸦--白不久 放出去的凤筝--越飞越远
粉条泡在滚水里--直不起腰来
飞机上晒衣服--高高挂起
粪堆上长灵芝--臭得出奇 飞机上抬头望--天外有天
粪堆上插旗子--臭名照著 飞蛾撵蜘蛛--自投网罗
斧大好砍树,针小能穿布--各有各用处 肥鸡饨汤--油水多
伏天穿皮袄--赁来的 两代寡妇--没功(公)夫
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扳倒礁窝,吓跑婆婆----泼妇
发高烧不出汗--胡说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翻穿皮袄--装羊(样) 风地里的一盏灯--不知啥时候灭
翻身的王八--四脚朝天 风马牛--不相及
饭店门前摆粥摊--抢人生意
风前蜡烛--说灭就灭
旮旯里藏毒蛇——不露头 橄榄屁股——坐不稳;坐不住
胳肢窝里夹耗子——冒充打猎人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嘎小子买烧鸡——闹了个大窝脖 擀面杖分长短——大小各有用场
盖房请来箍桶匠——找错了人 擀面杖钻石头——纹丝不动
盖了九床被子做美梦——想不透 干活打瞌睡——迷迷糊糊
干草点灯——十有九空 刚扯帆就遇顶头风——出师不利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刚出炉的纯钢——宁折不弯
干旱的庄稼——熟得早 刚出山的太阳——红光满面
干河沟的鱼——跑不了 刚出水的虾子——活蹦乱跳
干河滩里种牡丹——好景不长 刚出土的黄连——苦苗苗
干萝卜缨熬汤——乏味;淡而无味 刚逮住的鲤鱼——乱蹦乱跳
甘蔗拔节——一节也不通 高飞的鸟儿遇老鹰——凶多吉少
甘蔗林里种香瓜——从头甜到脚 高级合金钢——过得硬;够硬
甘蔗皮编席子——甜蜜(密) 高山头种辣椒——红到顶了
赶场带相亲——一举两得 疙瘩饼子送闺女——实心实意
赶场走进死胡同——行不通;走不通 割下鼻子换面吃——不要脸
赶鸡下河——硬往死里逼 隔黄河送秋波——没人领情;不领情
赶脚的骑驴——只图眼前快活 隔年的春联——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赶龙王下海——巴不得 隔年的臭虫——瘪了
赶着王母娘娘叫大姑——想沾点仙气 隔山打鸟——见者有份
猴子戴凉帽--不知几品 黄鼠狼的脾气--偷鸡摸蛋
猴子的屁股--自来红 黄牛拉磨--慢工出细活
猴子扇扇子--学人样 黄连树上结糖梨--甜果都从苦根来
狐狸钻罐子--藏头露尾 黄连树下种苦瓜--苦生苦长
狐狸吃刺猬--下不了口 黄豆煮豆腐--父子相认
狐狸吃不到的葡萄--全是酸的 皇帝补皮鞋--难逢(缝)
葫芦里卖药--不知底细 猴学样--装相
葫芦里装水--为的是嘴 喉咙长刺口生疮--说不出好话来
葫芦掉井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红娘挨打--成全好事
葫芦蜂的窝--心眼多 红花女做媒--自身难保
胡萝卜就烧酒--图个干脆 洪泽湖的鱼鹰--老等
胡萝卜刻的小孩儿--红人 烘炉里的王八--干瘪(鳖)
胡屠户的女婿--犯劲(范进) 横杠竹子--进不得城
猢狲穿衣裳--象个人似的 哼哈二将斗法--喷云吐雾
护城河的王八--混年号 黑旋风的本名--理亏(李逵
花轿前的乐队--大吹大擂 黑瞎子上轿--谁抬你啊
花果山上没外姓--一窝孙 黑瞎子吃石榴--满肚子熊点子
花骨朵碰在屠刀上--心碎 黑瞎子耍门扛--人熊家伙笨
花瓶里种树--大不了 黑李这碰见猛张飞--见面就崩
花岗岩下油锅--扎实(炸石) 黑老鸦下了个白鸡蛋--就当自己长得白
画笔敲敲--有声有色 花架下养鸡鸭--煞风景
画面上的酒菜--叫人眼饱肚饥 画匠不给神作揖--知道你是哪块地里有呢
黄鼠狼见了鸡--眼馋 怀儿婆的口粮--两人一份
豁子喝米汤--无耻(齿)下流 豁子吵嘴--谁也别说谁
黄鼠狼下息--惊蛰后的蜈蚣--越来越凶 惊弓之鸟--远走高飞
脚底下踩棒槌--站不稳 脚踩西瓜皮,手里抓把泥---溜二抹
脚踩两只船--三心二意 脚蹬鼻子--上脸
决了堤的水--横冲直撞 机关枪瞄大炮--直****子对直****子
鸡肠舌刮油--有也不多 肩头上放花炮--祸(火)在眼前
教菩萨认字--枉费心机 肩头上放花炮--祸(火)在眼前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京戏走台步--慢慢挪
酒盅里拌黄瓜--施展不开 镜子里亲嘴--别人不亲自己亲
酒鬼掉进酒池里--求之不得 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酒鬼喝汽水--不过瘾 煎过三遍的药渣--旱该倒了
惜债买藉吃--窟窿套窟窿 酱缸腌时子--亲(咸)肉一块
登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酱坛里装个鳖--亲员(咸圆
积木搭墙--一推就倒 就着猪肉吃油条--腻透了
肢皮人烤火--浑身都软了 街上卖笛--自吹
紧着裤子数日月--日子难过 街头上耍把戏--说得多
贾家姑娘嫁贾家--假(贾)门假事(贾氏) 街头的狗--谁有吃就跟谁走
贾宝玉出家--看破戏尘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贾府门前的狮子--死(石)心眼儿 揪着马尾巴赛跑--悬
绝户头得个改家子--明看不成器,丢又舍不得 脚盆里撑船--内行(航
脊梁骨上长茄子--生了外心 脚底下踩棒槌--立场不稳
狡兔撞鹰--以功为守 畸形人做衣服--另搞一套
一窝不如一窝 黄鼠狼抽了筋--浑身打哆哆
空心罗汉--没肚量 空手进衙门--非输不可
空手抓白鱼--难得(逮) 空手跑进中药店--没方子
空袋了--立不起来 空肚子打饱隔--硬撑市面
葵花籽里拌盐水--唁闲(捞咸)嗑 筷子顶豆腐--树(竖)不起来
筐里选瓜--越选越差 嗑瓜子嗑出虾米来--遇上了好人(仁)
嗑瓜子瞌出个臭虫--充人(仁)来了 筷子搭桥--路不宽
筷子顶豆腐--树(竖)不起来 筷子里拔旗杆--没高的
磕完头撒供一一留神 苦竹子根头出苦笋--辈辈苦
开花的白菜--起了心 开花期遇暴雨--结果不好
开局的兵卒--作用不全 开局摆开拦河车--严阵以待
开棺验尸--追查到底 开着电扇聊天--尽讲风凉话
开了闸的河水--一泻千里 开着收音机听戏--闻声不见人
开着拖拉机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开水洗脸--难下手
开水泡黄豆--有点自大 开水泼老鼠--不死也要脱层皮
开水煮白玉--不变色 开水里捞肥皂--全凭手快
开会请了假--没也息(席) 开卦府的包公--铁?***匏?/td>
瞌睡送个枕头--正是时候 客气碰着老实--虚情当成真意
啃着鱼骨聊天--话中带刺 嗑瓜子吃核桃--不能不求人(仁)
开水碗上的葱花--华(花)而(几)不实 开会差半点--知道迟到了
开弓的箭--决不回头 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
砍倒的柳树--死不甘(干)心 砍倒大树捉鸟--呆子
砍树吃桔子--不顾根本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砂锅里的火药--容不得半点火垦
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咸菜拌豆腐--哪还用吉(盐) 咸菜缸里养白螺--难养活
咸鱼落塘--不知死活 咸肉里加酱油--多此一举
看人挑担--不知吃力 看见外公叫爷爷--不识相
看见尼姑喊嫂子--乱认亲 看见和尚喊姨夫--乱认亲
看门的神仙--管不了庙里事 看家拳头--留一手
看羊的狗--一个比一个凶 看衣裳行事--狗眼看人
看着天说话--不知眼有多高 看戏挑媳妇--一头满意
浪子回头--金不换 榔头对锤子--狠对狠(比喻凶狠的遇到凶狠的)
烂泥土下窑--烧不成个东西(比喻不成材) 老鸹叮蚌壳--难脱身
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 老坟头里的尸骨--空架子
狼惜猪娃--还不了(比喻不去无回) 老驴打滚--翻不过身来
狼吃狼--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老母猪爬楼梯--高攀
滥竿充数--挂个空名 老母猪上山--紧往上爬
烂膏药贴在好肉上--自找麻烦 老鼠咬屁股--肯定(啃腚)
烂鱼开了膛---付坏心肠(比喻用心险恶。) 老太太扎鞋底--千真(针)万真(针)
烂泥菩萨--全靠金贴 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烂泥里打桩子--越打越下 老太婆啃鸡筋--难嚼难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老太爷看告示--一篇大道理
烂泥菩萨洗脸--干净不了 老鹰吃鸡毛--填满肚子算事
牢房里赌博------一错再错 老虎和猪生的--·又恶又蠢
浪中行船------时高时低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亮月下耍大刀一…胡砍 老虎皮,兔子胆--色厉内荏
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老鼠碰见猫--不敢想(响)
懒婆娘的裹脚…一又长又臭 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灰
懒驴上磨--屎尿多 老鼠管仓--越管越光
赖泥下窑------烧不成个东西 老鼠偷秤砣--倒贴(盗铁)
癞蛤蟆穿大红袍--只可远看,不能近瞧 老鼠睡猫窝…一送来一口肉
癞蛤蟆打吹欠--好大的口气 老鼠扒屎盆--替狗忙
癞子的脑袋--不好提(剃) 老子纳妾儿姘居------窝一不正经
腊鸭子煮到锅里头--身子烂了,踊头还硬 老子坐班房--受人牵连
腊月里扇扇子--火气太大 老子偷猪儿偷牛…一个更比一个凶
蜡烛的脾气--不点不亮 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
蜡台上无油--空费芯(心) 老牛钻狗洞--难通过
辣椒炒豆腐--外辣里软 老水牛拉马车--不会套
拉肚子吃泻药--越吃越糟 老猴爬旗杆------不行了
拉着手走路一…你行我也行 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
垃圾堆里的破鞋--没人要的货 老海瑞上金殿--为民请命
麻袋里装麦秸--草包 麻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麻秆做术腿--难撑
麻姑娘搽雪花膏--观点模糊 麻秸抵门--经不起推敲;难撑
麻婆照镜子--自找难看 麻雀搬家--唧唧喳喳
麻雀的肚腹--小心眼;心眼狭小 麻雀掉到洞庭湖里--不着边际
麻蛇钻刺棵--有去无回 麻绳打毛衣--乱联系;乱牵扯
麻绳穿针--钻不进 麻线搓绳--合在一起干
麻油炒豆腐--不惜代价 麻子敲门--坑到家了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马鞭打牛--忘本
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 马车过沼泽地--此路不通
马路上跑火车--不合辙 马路新闻--道听途说
马群里的骆驼--突出 马勺当锣打--穷得叮当响
马食槽不许驴插嘴--独吞 马桶里倒香水--香臭不分;香臭难
马桶上插花--只图表面好看 马尾穿萝卜--粗中有细
马王爷--不管驴事 码头工人扛麻包--难回头;回头难
马尾拴鸡蛋--难缠 蚂蛉长毛--天下?***牛晃奁娌挥?/td>
码子前面添零--不算数 没水吃渴死人--与我(饿)无关
蚂蟥叭在牛尾上--甩不掉;甩不脱 牧人不刮胡子--溜(留)须拍马
蚂蚁打食--三五成群 麻雀吃桑葚--等不到老
蚂蚱配蝗虫--门当户对 麻婆打扮--好看有限
麦田里撒豌豆--杂种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麦田里的韭菜--难分色 麻柳树解板子--不是正经材料
麦秸烧火--没长劲 马脸比母猪头--一个比一个难看
麦芒戮到眼睛里--又刺又痛 买回彩电带回发票--有根有据
买车不要骡子--后半截 木偶流眼泪--虚情假意
买眼药进了石灰店--走错了门 木匠铺里拉大锯--你来我去
买帽子当鞋穿--不对头 木头人过河--摸不着底
麻脸媳妇拜见上嘴婆--彼此一样丑 麻雀斗鸡--越小越凶
麻脸姑娘掉井里--坑人不浅 麻雀嫁女--细吹细打
卖棺材的闻人重病--暗喜欢 卖棺材的咬牙--恨人不死
哪吒战小龙--抽你的筋,剥你的皮 闹钟打哈哈--自鸣得意
脑门上开口--对天讲话 泥巴捏的小人--没骨气
脑门上长瘤--额外负担 泥佛爷的眼珠儿--动不得
拿菜刀哄孩子--不是闹着玩的 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
拿根面条去上吊--死不了人 泥人经不起雨打--本质太差
拿着车票进戏馆子--对不上号 泥神笑菩萨--你也好不了多少
拿着碾盆打月亮--不知轻重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拿着铁锹当锅使--穷极了 逆风点火--自焚
拿乌龟当锅盖--握不住 粘豆粥糊锅--难产(铲)
拿脑袋撞墙--头破血流 粘米煮山芋--糊糊涂涂
暖水瓶爆烈--丧胆 碾盘对碾盘--实打实
女婿认不得丈人--有眼不识泰山 尼姑生孩子--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女人的手腕--没多大劲 你有秤杆我有砣--配得起你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草船借箭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5、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儒林外史的故事

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看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道:“儿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着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 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当夜商议定了。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间壁秦老家。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指着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棵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我老汉每日两餐小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钱与你买点心吃。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戴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吃了一回,那胖子开口道:“危老先生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值得二千两银子。因老先生要买,房主人让了几十两银卖了,图个各望体面。前月初十搬家,太尊、县父母都亲自到门来贺,留看吃酒到二三更天。街上的人那一个不敬!”那瘦子道:“县尊是壬午举人,乃危老先生门生,这是该来贺的。”那胖子道:“敝亲家也是危老先生门生,而今在河南做知县。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这一回小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遏晋谒危老先生。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那瘦子道:“危老先生要算一个学者了。”那胡子道:“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看这光景,莫不是就要做官?”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斋 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 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 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因自小看见他长大,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戴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时常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我闻有王相公的大名,故此一径来寻亲家。今日有缘,遇着王相公,是必费心大笔画一画。在下半个月后下乡来取,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秦老在旁,着实撺掇。王冕屈不过秦老的情,只得应诺了。回家用心用意画了二十四幅花卉,都题了诗在上面。翟头役禀过了本官,那知县时仁发出二十四两银子来。翟买办扣克了十二两,只拿十二两银子送与王冕,将册页取去。 时知县又办了几样礼物,送与危素,作候问之礼。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次日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来家致谢。当下寒暄已毕,酒过数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时知县不敢隐瞒,便道:“这就是门生治下一个乡下农民,叫做王冕,年纪也不甚大。想是才学画几笔,难入老师的法眼。”危素叹道:“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老父台可以约他来此相会一会么?”时知县道:“这个何难?门生出去即遣人相约。他听见老师相爱,自然喜出望外了。”说罢,辞了危素,回到衙门,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 翟买办飞奔下乡到秦老家,邀王冕过来,一五一十向他说了。王冕笑道:“却是起动头翁,上复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这尊帖也不敢领。”翟买办变了脸道:“老爷将帖请人,谁敢不去!况这件事原是我照顾你的;不然,老爷如何得知你会画花?论理,见过老爷,还该重重的谢我一谢才是。如何定到这里,茶也不见你一杯,却是推三阻四不肯去见,是何道理?叫我如何去回复得老爷!难道老爷一县之主,叫不动一个百姓么?”王冕道:“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拿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如今将帖来请,原是不逼迫我的意思了。我不愿去,老爷也可以相谅。”翟买办道:“你这都说的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秦老劝道:“王相公,也罢,老爷拿帖子请你,自然是好意。你同亲家去走一回罢!自古道:‘灭门的知县’,你和他拗些甚么?”王冕道:“秦老爹,头翁不知,你是听见我说过的。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翟买办道:“你这是难题目与我做!叫拿甚么话去回老爷?”秦老道:“这个果然也是两难。若要去时,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亲家又难回话。我如今倒有一法:亲家回县里,不要说王相公不肯;只说他抱病在家,不能就来,一两日间好了就到。”翟买办道:“害病,就要取四邻的甘结!”彼此争论了一番。秦老整治晚饭与他吃了,又暗叫了王冕出去问母亲秤了三钱二分银子,送与翟买办做差钱。方才应诺去了,回复知县。 知县心里想道:“这小厮那里害甚么病!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着实恐吓了他一场。他从来不曾见过官府的人,害怕不敢来了。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不如竟自己下乡去拜他。他看见赏他脸面,断不是难为他的意思,自然大着胆见我。我就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又想道:“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又想道:“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知 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翟买办扶着轿子,一直下乡来。 乡里人听见锣响,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轿子来到王冕门首,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着。翟买办抢上几步忙去敲门。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着拐杖出来说道:“不在家了,从清早晨牵牛出去饮水,尚未回来。”翟买办道:“老爷亲自在这里传你家儿子说话,怎的慢条斯理?快快说在那里,我好去传!”那婆婆道:“其实不在家了,不知在那里。”说毕,关着门进去了。 说话之间,知县轿子已到。翟买办跪在轿前禀道:“小的传王冕,不在家里。请老爷龙驾到公馆里略坐一坐,小的再去传。”扶着轿子过王冕屋后来。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塘边那一望无际的几顷田地;又有一座山,虽不甚大,却青葱,树木堆满山上。约有一里多路,彼此叫呼还听得见。知县正走着,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翟买办赶上去,问道:“秦小二汉,你看见你隔壁的王老大牵了牛在那里饮水哩?”小二道:“王大叔么?他在二十里路外,王家集亲家家吃酒去了。这牛就是他的,央及我替他赶了来家。”翟买办如此这般禀了知县。知县变着脸道:“既然如此,不必进公馆了!即回衙门去罢!”时知县此时心中十分恼怒,本要立即差人拿了王冕来责惩一番,又想恐怕危老师说他暴躁,且忍口气回去,慢慢向老师说明此人不中抬举,再处置他也不迟。知县去了。斋 王冕并不曾远行,即时走了来家。秦老过来抱怨他道:“你方才也太执意了!他是一县之主,你怎的这样怠慢他?”王冕道:“老爹请坐,我告诉你:时知县倚着危素的势,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甚么要相与他?但他这一番回去,必定向危素说。危素老羞变怒,恐要和我计较起来。我如今辞别老爹,收拾行李,到别处去躲避几时。只是母亲在家,放心不下。”母亲道:“我儿,你历年卖诗卖画,我也积聚下三五十两银子,柴米不愁没有。我虽年老,又无疾病,你自放心出去躲避些时不妨。你又不曾犯罪,难道官府来拿你的母亲去不成?”秦老道:“这也说得有理。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此番到大邦去处,或者走出些遇合来,也不可知。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王冕拜谢了秦老。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次日五更,王冕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秦老手拿灯笼,站着看着他走,走的望不着了,方才回去。知 王冕一路风餐露宿,九十里大站,七十里小站,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这山东虽是近北省分,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王冕到了此处,盘费用尽了,只得租个小庵门面屋,卖卜测字,也画两张没骨的花卉贴在那里,卖与过往的人。每日问卜卖画,倒也挤个不开。 弹指间,过了半年光景。济南府里有几个俗财主,也爱王冕的画,时常要买,又自己不来,遣几个粗夯小厮,动不动大呼小叫,闹的王冕不得安稳。王冕心不耐烦,就画了一条大牛贴在那里,又题几句诗在上,含着讥刺,也怕从此有口舌,正思量搬移一个地方。 那日清早,才坐在那里,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也有挑着锅的,也有箩担内挑着孩子的,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裳褴褛,过去一阵,又是一阵,把街上都塞满了;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钱的。问其所为,都是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这是些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四散觅食。王冕见此光景,过意不去,叹了一口气道:“河水北流,天下自此将大乱了。我还在这里做甚么?”将些散碎银子收拾好了,拴束行李仍旧回家。 入了浙江境,才打听得危素已还朝了,时知县也升任去了。因此放心回家,拜见母亲。看见母亲康健如常,心中欢喜。母亲又向他说秦老许多好处。他慌忙打开行李,取出一匹茧绸、一包耿饼,拿过去拜谢秦老。秦老又备酒与他洗尘。自此,王冕依旧吟诗作画,奉养母亲。 又过了六年,母亲老病卧床。王冕百方延医调治,总不见效。一日母亲吩咐王冕道:“我眼见得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做官。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王冕哭着应诺。他母亲奄奄一息,归天去了。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又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衾棺椁。王冕负土成坟,三年苫块,不必细说。 到了服阕之后,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大乱了。方国珍据了浙江,张士诚据了苏州,陈友谅据了湖广,都是些草窃的英雄。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提兵破了方国珍,号令全浙,乡村镇市并无骚扰。古 一日,日中时分,王冕正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只见十几骑马,竟投他村里来。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净面皮,三绺髭须,真有龙凤之表!那人到门首下了马,向王冕施礼道:“动问一声,那里是王冕先生家?”王冕道:“小人王冕。这里便是寒舍。”那人喜道:“如此甚妙,特来晋谒。”吩咐从人都下了马,屯在外边,把马都系在湖边柳树上。那人独和王冕携手进到屋里,分宾主施礼坐下。王冕道:“不敢拜问尊官尊姓大名?因甚降临这乡僻所在?”那人道:“我姓朱,先在江南起兵,号滁阳王,而今据有金陵,称为吴王的便是。因平方国珍到此,特来拜访先生。”王冕道:“乡民肉眼不识,原来就是王爷。但乡民一介愚人,怎敢劳王爷贵步?”吴王道:“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像,不觉功利之见顿消。孤在江南,即慕大名。今来拜访,要先生指示:浙人久反之后,何以能服其心?”王冕道:“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岂但浙江?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不见方国珍么?”吴王叹息,点头称善。两人促膝谈到日暮。那些从者都带有干粮。王冕自到厨下,烙了一斤面饼,炒了一盘韭菜,自捧出来陪着,吴王吃了,称谢教诲,上马去了。这日,秦老进城回来,问及此事,王冕也不曾说就是吴王,只说是军中一个将官,向年在山东相识的,故此来看我一看。说着就罢了。 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乡村人各各安居乐业。到了洪武四年,秦老又进城里,回来向王冕道:“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了。我带了一本邸抄来与你看。”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大怒,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说着,天色晚了下来。 此时正是初夏,天时乍热。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着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的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少顷,风声略定。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王冕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当夜收拾家伙,各自歇息。 自此以后,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初时不在意里,后来渐渐说的多了。王冕并不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着诏书,带领许多人,将着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王冕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矣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王冕家,推开了门,见蛸满室,蓬蒿满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是年秦老亦寿终于家。可笑近来文人学士,说着王冕,都称他做王参军。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所以表白一番。

出处:好吉味美食

网址:http://www.jopbegv.cn/post/357.html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

评论

访客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Powered ByZ-Blog. 浙ICP备2023008181号-4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