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大家好,今天小编带来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来源:法治日报

“伤心死了,今天男朋友跟我分手了。”备注是初中生的用户发布失恋信息后,有用户对其进行安慰,还有用户说“我愿意当你的男朋友”。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一款线上自习室App的聊天区。线上自习室,又称在线自习室等,是一种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虚拟空间。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原本用于学习的一些线上自习室App,如今成了未成年人交友聊天的工具,甚至其中的直播间里充斥黄色信息以至于骂战信息,还有诱导未成年人充值之嫌……这些乱象,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吐槽。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受访专家认为,线上自习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各种乱象,更需要治理,对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让线上自习室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去除商业化、娱乐化的氛围。

自习室里热烈聊天

越来越像社交软件

开启多人视频模式,把镜头对准自己和书本,随时随地直播学习状态,营造学习氛围感,近年来,这样的线上自习室日趋火爆。

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住天津市的林鹿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2021年下载了一款线上自习室App并一直使用至今。

“最开始选择线上自习室,就是因为一个人学习太无聊,觉得有人陪着学习会更有动力、更有氛围感,也有一定的监督效果。”林鹿说。

和林鹿一样,有不少人是因为“氛围感”和“监督效果”选择使用线上自习室App。但如今,一些线上自习室App的学习功能被弱化,甚至成为一些不学习的人的“秀场”。

近日,记者登录某线上自习室App,在其首页并没有找到以“学习”或“自习”为标志的直播间,反而看到十分显眼的“看直播”“来派对”“休闲玩”“来相亲”“来K歌”等功能区,“一起自习”反而处在App界面不显眼的右下方。

“我初一使用时,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连麦学习,还有很多优秀的博主分享学习经验,但现在,有的线上自习室App越来越像社交软件了,把学习功能放在很隐蔽的地方,自习室的风气都变了。”作为该线上自习室App的资深用户,来自湖南的初中生刘芳很感慨。

在该App弹幕推荐的4个虚拟自习室中,记者进入其中一个房间发现,里面不仅自动播放音乐,而且讨论区活跃,但所讨论的却非学习内容。

记者在上述几个虚拟自习室中提出“大家都在看什么书”等有关学习的问题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当记者随后表示“自己为初中生”时,有用户回复称“一起K歌嘛,学什么习”“先来聊会儿”等。记者退出直播间后,还收到该App推送的3个“玩伴推荐”,显示“我们匹配度高达88%,有兴趣交个朋友不”。

在另一款线上自习室App聊天室,记者发现,用户年龄普遍较小。一名在个人简介栏中写着“备战中考”的用户进入聊天室后,向另一名个人简介为“初中”的异性用户打招呼:“请问你有对象吗?私聊。”

还有一款线上自习室App中的内容更令人担忧。

记者分上午、下午、晚上3个时段分别进入该App以“学习”命名的20个自习室。其中,在记者进入时有60%处于聊天状态,聊天内容从恋爱到追星,从情绪宣泄到脏话骂战;有30%处于学习状态,其摄像头均对准自己的书本和手部,但有的只能看到书本资料,看不到人的影子;只有10%的用户在分享学习经验、交流个人暑期计划。

记者还注意到,在该App的“学习圈”板块,充斥着从日常生活分享、感情倾诉到饭圈信息等内容,反而基本不涉及学习。

例如,昵称为“111”的用户备注是初中生,其在“学习圈”发布自己的失恋信息:“伤心死了,今天男朋友跟我分手了。”在该条动态下边,有用户对其进行安慰,也有用户表示“我愿意当你的男朋友”。

“谁来帮帮我啊!不想活了,每天都是单调地过,有没有人带走我?!”这是一名昵称为“研”的用户发布的动态。记者对其进行安慰,得到了“少管闲事”的回复。

记者在某线上自习室App的留言墙上看到,不少人更是在此公开对骂,言语十分恶毒;还有很多人在上面留下“交友找我、优质男友/女友”等信息。

自习遭遇色情信息

虚拟场景类似游戏

“紧急通知!近期有人在自习室平台涉嫌进行色情直播,现已关闭,进行内部整治和调整,目前自习室已经无法进入。”

这是近日某自习室群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通知。

当记者私信询问此种情况发生频率时,该群主表示,“的确会有人借学习名义在线上自习空间中进行违法色情信息传播”。

记者通过对线上自习室App用户的调查发现,不少用户曾在线上自习室App遭遇过色情信息的“袭击”。

来自河南郑州的学生张菲说,她通过某个会议账号进入某线上自习室直播间后,发现该直播间正在播放色情视频,“吓得我赶紧退出了,现在对线上自习室还有阴影”。

“妹妹,哥哥我高一,有不会的,我辅导辅导你。”在江苏读高二的刘露告诉记者,她在使用某视频连麦线上自习室App的过程中,总是在连麦后收到类似这样“奇怪”的私信,“有些人和我视频连麦之后,就发私信给我。有的是正常交流,有的是借着一起学习的名义骚扰我”。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在一些线上自习室App视频连麦页面,平台在视频框下会设置一行小字作为提醒:“倡导绿色健康自习室,请大家严格遵守,平台会24小时进行巡查,任何传播违法、低俗、谩骂等违规行为将会被封禁处理。”

还有的线上自习室App“越来越好玩”。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刘丹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今年暑假开始后,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平板电脑,点开某线上自习室App,以学习为名与同学、朋友聊天,还交流自己的自习室“经营心得”。

刘丹告诉记者,在这款线上自习室App设置的“活动区”中,用户可以进入模拟酒吧、餐厅等聊天室场景,这些以酒吧、餐厅为场景的聊天室,同样由用户“经营”,用户可以选择聊天室可容纳人数、到“食品工厂”进货以供聊天室“销售”等,模拟“经营”。这样一来,线上自习室App摇身一变成了在未成年人群体中风靡一时的经营小游戏。

此外,一些线上自习室App还会为用户设置“个人形象”,由“个人形象”衍生出换装、聊天等一系列社交功能。

“绝大多数好看的衣服都需要充值购买,很容易形成攀比”“这本是一款学习软件,而里面好多人聊追星和游戏,这里成了晒照片找CP的地方”“以前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现在来这里为了交友”……不少用户在这款线上自习室App的评论区留言说。

假借鼓励学习名义

诱导用户充值消费

5596元——这是去年6月至今年1月,一名11岁女孩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某线上自习室App的充值金额。其中最少的一笔消费是6元,最多的一笔消费是328元,其月均消费1500元左右。

据其母亲介绍,“具体的充值方式是App内有客服教用社交软件充值”,因为银行卡没有开通短信提醒,所以家长一直没有发现。消费内容主要包括购买线上自习室App的自营商品和第三方同学开店售卖的物品等。经协商,商家承诺退款。

在上述线上自习室App中,记者注意到,有专门通行的虚拟货币,可以通过专注学习时长取得,也可以通过用户充值换取。

“其中的问题在于,可以直接通过现金购买充值用于虚拟人物换装和虚拟场景布置,跳过了通过专注自习时长才能换取的虚拟货币环节,从而直接通过充值而实现游戏里的功能。”林鹿介绍说。

“如果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学习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服装,我会选择花钱的。”面对记者,已经在某线上自习室App充值千元的北京小学生林杰说得很直白。

但是,作为这个10岁男孩的父亲,林枫在发现转账信息后,表示难以接受,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还是学习类软件吗?”

“该App未找到任何限制未成年人充值的设置以及退款投诉通道。充值购买虚拟人物的服饰、充值在酒吧等虚拟空间购买虚拟食品,甚至有交友环节,请问宣称提供给孩子安安静静学习空间的线上自习室,到底是在给青少年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林枫反问记者说。

据记者统计,在黑猫投诉平台,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至少20起关于线上自习室App诱导未成年人充值的投诉,在投诉中,未成年人的充值金额几乎都在数百元以上,还有不少金额超过千元,甚至有达到万元者。

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

无休无止推销课程

在法治框架下治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习类App在无休无止推销课程。

记者登录某线上辅导类App,刚打开该软件页面,就弹出“一元解锁新人特惠”语数英热身训练营信息。当记者选择地区、所处学段和年级后,页面再次弹出“小升初学习资料、文具礼品免费领取”,其关闭按钮形状小且色暗,极其隐蔽。

来自河南的家长刘博告诉记者:“因为我家二宝要上初中,我下载了几个比较大的在线学习平台,想给二宝选一些辅导课。在这些软件上,选择年级之后总会跳出一些体验课、老师的二维码链接。我加了几个老师,本来想咨询初中学习的事儿,结果这些老师根本不回复我正经的学习问题,总是给我发一些课程链接。”

刘博的经历并非个案。来自安徽的家长张雪表示,自己通过某学习类App添加了几个机构的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便将自己拉入学习群。

“刚开始觉得他们的服务挺好,每天固定时间发布练习题,免费给孩子讲题,给孩子发送录制好的讲解视频,还有专门的主讲老师给孩子讲知识点。但是没持续多久,辅导老师开始信息轰炸,让我付费购买正价课。”张雪说,“老师推荐课程产品,都是2000元起步,我问‘不买学习大礼包能否继续免费听课’?对方称,‘可以继续免费听课,但要想系统学习,必须交费,现在下单学习大礼包还有优惠’。”

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对其中一些学习App进行调查,发现线上辅导平台普遍在暑期推出一元体验课、资料大礼包等免费或特惠产品,通过特惠产品,进行正价课程的售卖。记者发现,这些平台的正价课程平均每节课至少150元、每节课2个小时。

此外,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许多消费者称自己在学习类App上被“免费领取课程”“一元抢课”等宣传语吸引,点击报名后,发现是无休止的推销。

“暑假是线上教育平台引流的关键期,大多数公司会推出特惠课程进行正价课程的转化。免费礼包、免费课程等,都是引流的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免费的课程,让用户购买高额的正价课。”一位在某线上教育平台就职的业内人士小宁说:“即将截止的优惠期、紧张的班级名额、精美的资料和礼品、跟学生打感情牌,都是营销的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刺激用户消费。如果家长不回复信息,那(公司就会要求)我们一直给家长发信息,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不拉黑,就不能放弃。”

在长期关注教育方向的投资人王珂看来,相关App要进一步升级管理手段,才能适应监管的要求。比如,对于线上自习室App,可以通过提升用户加好友门槛的方式,包括添加好友需通过自习室用户的打卡自习时长要求、非长期自习用户不能加或者被加好友等,解决涉黄引流等问题。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针对相关App,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让线上自习室在法治框架下发展,去除商业化、娱乐化的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治理相关App乱象,软件的运营和开发商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关部门也要及时整顿。“对于老师和学校,要在初期筛选过程中严格把关,不要作不负责任的推荐。对于未成年人在使用App时,家长一定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

对于学习类App的未来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青少年要树立健康使用学习类App的观念,不要过度依赖这类软件,“学习的路径是多样的,通过多种资源、资料都可以学习,不要过多地依赖应用程序”。

(文中受访人均为化名)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丽实习生刘姣姣

QQ“自习室”调查:把“性感女童”推向镜头前的人究竟是谁?

“线上自习”逐渐成为一股学生“潮流”的同时,却也被曝光出种种问题。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有“线上自习”功能的QQ“自习室”被发现含有暗含不良内容的评论。


记者了解到,QQ“自习室”分白天、夜晚两种模式。晚自习模式不再如同白天时会开放多个房间与直播功能,而是转变为多人进入一个“自习室”线上学习,该模式下只显示用户头像及公共评论区。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QQ“自习室”显示的用户年龄,有多名未成年人用户参与到晚自习中。与此同时,许多不雅留言在公共评论区中浑水摸鱼。


视频中的女童们衣着暴露,浓妆艳抹。甚至为了吸睛,做着一些本不该属于她们这个年纪做出的肢体动作。

如果不是隔着屏幕怕不是早就对女童们下手了。恋童癖们冒充星探,针对那些有童星梦的孩子下手。他们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坐等孩子上钩。这些要求组合在一起,尸哥怎么看也不想正经的招聘信息,可孩子们并不懂,又或者干脆到小孩子聚集的贴吧,找到合适的“猎物”伺机下手。一名女童正在卧室通过QQ和网友视频聊天,并根据对方要求量胸围、脱上衣。哄骗女童,发私处照片进行面试,称这是所有演艺公司基础要求。可女童们却浑然不知这是一场阴谋,天真的以为按对方要求做自己就会被录取成为童星。由于防范意识还没有形成或是没有成熟,缺乏防骗意识,即使受骗也不敢声张。女孩们真的是犹如羊入虎口,任人摆布。

很难想象,大多拍摄者都是女孩的亲人甚至是父母。也许这些家长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弊端,

评论依旧各种不堪入目,难道家长就没有想打死这种人的冲动?还去解释?告诉恋童癖,自己的孩子未满15岁?意思是,不可以进哦?............

真是神TM回复,我看着都气死了,可家长却不以为然......平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要说用户太多,审核不过来也没问题。可这样的账号和粉丝留言,举报后只是下架该视频,关小黑屋3天就会被放出来。一边是把自己当成摇钱树的家长,一边是虎视眈眈的恋童癖,简直悲惨童年。

看到这些,肯定会有些人说至于吗?拍个视频而已至于曝光批判么!至于不至于,把事情放在自己身上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喜欢看偷拍别人的视频,但有一天女猪脚换成自己的女友你受得了受不了?针不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疼。曾经的“正太天国”创始人许豪杰,

这些恋童癖把自己的爱好付诸于行动,嚯嚯了多少孩子,多少孩子被他们侵犯后还被贩卖视频。难道真等到孩子受到伤害了再站出来发声,再去治理?到时候什么都晚了...人到底可以有多变态,我无法想象。正常人看见小孩子会激起保护欲,而他们是X欲,如果发现的早通过心理治疗是能改善的。大多数人都明白,有恋童倾向和实质与幼童发生联系是两码事。这次被曝光的事件,除了声讨平台要对内容加强审核处罚力度之外,更应该“骂”的,是让那些把自己孩子推到镜头前的家长,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年龄小没关系。为了利益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只能说你做的真“棒”!那些打着擦边球的儿童视频,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枚隐形炸弹。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祈祷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吧!万一发生些什么意外,足够这些家长们后悔一辈子的。

「付费自习室」未来会是一个新风口吗?

菊花是对的,付费自习室在未来会是一个新的风口,很多年生已已经习惯了付费买自滤付费买安静。付费自习室走红的背后,是目前年轻人面临社会快速发展,充电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增强,对学习空间质量的需求也随之升级。而相比庞大的有”充电”需求的人群,公共图书馆等空间资源实在有限。相对于教室和图书馆等场所,付费自习室在门店密度和经营成本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但付费自习室当前的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仍有十分广阔。花钱买“自律”和“安静”
走进这些自习室的人,大都是正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或者下班后为自己“充电”的职场人士,也有少数是正在准备冲刺中考、高考的中学生。他们每天花费10-70元不等, 为自己觅得一处安静的学习天地,如果办月卡、季卡、年卡,价格可以更优惠。
为什么要付费购买一个座位来学习?“仪式感”、“免打扰”、“高效”是最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叶女士是一个宝妈,孩子4岁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她告诉记者,虽然家里也可以关起门来学习,但免不了会被孩子打扰,而在自习室里,可以保障每天2-3个小时的高效“充电”时间,“何况是花了钱的,就更加会觉得时间不能浪费”。李茹打算备战司法考试,并且为自己制订了高强度的学习计划,“在宿舍真不行,同学免不了要聊聊天,一会儿想吃点东西,一会儿看见了switch又想打下游戏,反而在自习室里,就这么一个小空间,除了学习用具什么都没有,特别能集中注意力。 ”
雷女士是“奋斗吧”自习室的创始人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老公当初也是付费自习室的用户,因为发现这里学习效率更高,体验后的用户认同度也较强。自己也因此找到了创业方向。开店一年多以来,已经积累了几千个客户。自习室工作日上座率能够达到三四成,周末和节假日经常会满座。

后缀:记者调查线上自习室App乱象:以前来这里学习,现在来这里交友

出处:好吉味美食

网址:http://www.jopbegv.cn/post/858.html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

评论

访客

Powered ByZ-Blog. 浙ICP备2023008181号-4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