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带来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速冻上市企业惠发食品近日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战绩嘉奖大会暨第二季度出征仪式,品牌市场中心陈秀萍称下一步公司将以营造夏季专属特色饮食文化为目标,拓展消费场景,挖掘潜在客户,提升产品销量。

然而,战绩嘉奖大会的背后,却是惠发食品的业绩不振。自2017年上市以来,惠发食品2018年、2019年净利润下滑,2020年短暂“回血”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持续亏损。为挽救颓势,惠发食品近几年转型加码B端供应链业务,2021年起又把目光投向预制菜领域。不过,相关举措不仅未能帮助公司扭亏,还因新业务拓展加大费用投入,给业绩带来压力。

业内分析认为,惠发食品业绩不振与速冻食品B端、C端市场竞争加大有关,而B端预制菜与其原有的供应链业务高度重合。尤其是B端市场,随着预制菜概念走红,各路资本涌入赛道,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致使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

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连续两年亏损

作为速冻调理肉制品代表性企业,惠发食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业绩增长乏力。除2017年、2020年实现业绩双增外,2018年、2019年受肉类采购价格上涨、其间费用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净利润分别下降24.71%、86.91%。

2021年、2022年,惠发食品分别亏损1.38亿元、1.2亿元,原因均与原料成本增加、股权激励费用、职工薪酬增加、市场投入加大等因素有关。2023年一季度,受消费市场需求提升和产品销量增加影响,惠发食品营收增长24.51%至3.89亿元;净利润虽增长44.66%,但仍亏损1654.4万元。

惠发食品在2022年年报中称,受市场环境变化、消费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公司供应链业务、终端直销业务的收入和效益出现下滑;部分主要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公司2020年实施股权激励,本报告期发生股权激励摊销费用966.53万元;因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增加了部分销售和管理人员,同时调整了部分员工的薪酬待遇;因业务拓展,市场推广费用发生5881.34万元。此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也挤压了其市场空间。

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断下滑的业绩引来监管部门关注,惠发食品2018年年报、2019年半年报、2021年年报均收到问询函或关注函。根据惠发食品2022年5月关于上交所对其2021年年报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其2021年销售费用大涨73.19%,主要系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拓展新市场和新渠道,加大冰柜等辅销品铺陈,增加品牌咨询费等支出,导致职工薪酬、市场推广费用增长。

产能利用率下降

惠发食品业绩增长乏力的另一表现,是产能利用率不足。

2017年首次公开募股,惠发食品计划总投资约3.59亿元建设年产8万吨速冻食品加工项目。2019年年报显示,新项目投产前,惠发食品产能为1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1.03%,新项目达产后预计产能将达到19万吨。2020年新项目部分产线投产后,惠发食品产能利用率降至61.82%,并在同年11月发布的募投项目运行公告中称,全面达产尚需一定时间。

2021年,惠发食品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降至55.68%,其中年产8万吨速冻食品食品加工项目产能利用率为59.33%。惠发食品主要归因于疫情对经销渠道、餐饮渠道的影响,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占率扩大,预制菜产能的提前布局,以及部分车间改造影响了产能利用率等,并预计新项目延期至2022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对此,上交所2022年5月针对惠发食品2021年年报信息披露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其说明募资项目的产能能否充分利用,项目盈利能力能否达到预期等。

惠发食品回复监管函称,我国速冻调理肉制品市场广阔,年产8万吨速冻食品加工项目是公司逐步实现业务升级的必要举措。受外部环境、行业竞争激烈和公司生产线升级改造的影响,目前该项目和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暂时未得到充分利用,2022年公司将积极采取消化产能、提升项目盈利能力的措施,包括统一规划现有生产布局,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宽线上线下渠道,加大市场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销售量等。

不过财报显示,惠发食品上述举措并未奏效,其2022年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至50.55%。占营收比重较大的丸制品、油炸品生产量分别减少10.21%、12.54%,销量分别下降0.73%、10.94%;串制品产量、销量分别增长12.83%、29.94%,但库存量同时大增95.18%。

一位速冻企业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近几年疫情对学校、餐饮等终端影响较大,销售下降影响产能利用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体现应该是销售增加,如果产能利用率下降,说明销售增速未能赶上产能增速。”

转型效果待显现

面对业绩下滑风险,惠发食品2018年前后发力餐饮食材供应业务,并在2019年年报中提出由传统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向餐饮食材供应服务型企业发展,但从财报数据来看,其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2019年,惠发食品推进全食材、全品类的餐饮食材供应链建设,为餐饮、团餐、校餐等提供一站式的全品类的食材供应链服务,同时以智慧餐饮带动校餐等业务拓展,陆续落地面向北京、山东诸城中小学的供应链校餐等项目。

经历2020年的业绩上涨后,惠发食品加大供应链业务的投资布局。2021年1月宣布拟在北京市、诸城市、临沂市、沙县设立城市味道、惠发云厨、惠农云链、临沂润龙恵厨、沙县小吃等供应链类型公司,累计注册资金2300万元。同年5月,惠发食品宣布,全资子公司惠发云厨(山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拟以1500万元向关联方北京通泰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并持有其5%的股份,后者是经认证的学生营养餐定点生产单位。此外,惠发食品还布局“城市味到”智慧餐厅,与沙县政府联合打造的“爱沙一品”门店也已在诸城开业。

经过一系列布局,惠发食品供应链业务营收从2019年的6940.61万元上升至2021年的3.69亿元,超过油炸品成为第二大营收品类。随着新渠道、新业务的不断拓展,惠发食品期间费用的市场投入费用也是水涨船高,给公司带来业绩压力。2022年,受市场环境变化、消费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惠发食品供应链业务营收下降18.16%至3.02亿元。

自2021年起,惠发食品将预制菜写入年报,并提出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两条链,一是城市特色产业链,打造以爆品式菜品为主的预制菜加工,为特定渠道和通用渠道服务;二是城市公共服务链,以“中央厨房智慧团餐、快餐”为核心,生产加工净菜、料理包、冷鲜菜、烘焙产品等。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惠发食品B端预制菜业务与已有的供应链业务较为相似,属于“换汤不换药”。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预制菜更多是一种新概念,内核还是食品加工、餐饮供应链等产业。不排除很多企业被淘汰的风险,产业园区能否真正建起来也存在未知。按照现有情况,做牛肉丸、速冻饺子、调味品的都被称作预制菜企业,更像是传统企业挂了“预制菜”的新名字,建议企业不要盲目投资、上项目。

竞争压力加大

上述速冻企业负责人认为,惠发食品业绩不振与速冻食品行业B、C端市场竞争加剧有关,尤其在B端速冻供应链市场。“以前B端市场就存在,但规模没有那么大,供应方没有集中进入,供需相对平衡。这几年预制菜概念炒作,资本进入太多,主做C端的速冻企业和其他行业涌入,供应端增速高于需求端,竞争压力随之加大。”

“速冻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在2022年年报中分析称,2022年速冻行业面临消费市场整体萎缩、制造成本上涨等影响。短期来看,B端火锅料产品增速放缓,速冻面米制品处于行业成熟阶段,需寻找差异化增长点。随着餐饮行业集中化、连锁化和供应链社会化的发展,餐饮端成为速冻面米市场新蓝海,大型速冻食品企业逐渐将业务重心向B端转移,导致B端市场竞争加剧。安井食品的“冻品先生”,三全食品的“三全绿标”,思念食品的BP事业部、巴比食品的团餐业务等,均瞄准了B端渠道和餐饮客户。

惠发食品也在近两年年报中坦言,除了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传统速冻面米企业凭借其行业经验和渠道资源涉足速冻调理肉制品行业外,其他中小企业也发展迅速,主要竞争对手已完成全国产能和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行业内竞争加剧。

在速冻调理肉制品行业,素有“南福建北山东”的说法,代表性企业还有安井食品、海欣食品等。与惠发食品业绩连续亏损不同,安井食品近年来凭借产地销布局、BC端兼顾等策略,2018年以来营收、净利连续双增,2022年营收突破百亿,约是惠发食品的7.7倍。

除B端市场面临竞争外,惠发食品在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商超渠道也存在短板,2022年该模式收入减少0.9%至2411.49万元,而其他销售模式营收均达到上亿规模。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商超发现,安井、海欣、正大等速冻调理肉制品产品陈列较多,鲜少发现惠发食品的身影。据山东诸城消费者王先生介绍,当地速冻食品企业很多,他和亲友购买较多的品牌是“佳士博”,而非惠发,“惠发只是上市后名气大一些”。

针对公司业绩乏力原因、产能逐渐下降、预制菜与供应链业务是否重叠、市场竞争地位以及扭亏举措等,新京报记者自5月19日起联系惠发股份,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新京报首席记者郭铁

编辑李严

校对卢茜

连亏四个月,连电费都赚不回来,预制菜经销商被当“韭菜”了吗?

? ? ? 预制菜这个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可谓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各大品牌都争相效仿。但是目前为止预制菜经销商却连连亏损四个月,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 ? 预制菜起步,经销商难做。预制菜刚刚起步。很多人想必都不太了解,预制菜就是不需要厨师制作,将各个菜按比例配好的成品菜,但是预制菜的弊端是需要长时间的冷冻保存。存储室都要24小时开着冷气。而每个月的电费却成了高昂的支出。如此以来便造成了预制菜行业经销商连连亏损,甚至连电费都付不起。有的经销商从开店到现在就一直在亏损。外加上高额的电费和店租已经无力承担。

? ? ? 大牌企业好做,经销商却犯难。我们了解到其实有很多大牌企业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展预制菜行业了。而资本市场对预制菜也是十分欢迎。他们想将预制菜推广到各家各户的餐桌上。但是事实上,老百姓们对预制菜都十分排斥。大家在生活中都比较喜欢自己动手做的菜,对外面的菜也是十分不放心。因此预制菜要想长久发展恐怕是一件难事。而起初宣传的那么好的预制菜在今后也恐怕难以推行在市场上。预制菜的经销商也是因为这件事连连亏损。有的甚至是血本无归。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预制菜的经销商已经成为了预制菜行业的炮灰。

? ? ? 因此行业内对预制菜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人们发现在一些大的品牌和餐饮行业预制菜的推广会更加容易。但是如果想大范围的在市场上流通,这却是一件难事儿。因此市面上的预制菜经销商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甚至连电费都付不起。以上就是关于预制菜的相关解说。期待我们下一次再见。

趣店罗老板预制菜卖出2.5亿,1分钱的酸菜鱼能够拯救一个企业吗

趣店的罗敏卖预制菜卖出2.5亿元的销售量,其实这样许多人惊讶,同时也让人觉得罗敏此次要翻身了。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分钱的酸菜鱼拯救不了一个企业,毕竟这种预制菜在市场上是有着一定的限制的,而且大家也未必能够接受这种新产品。

预制菜是很多人想要提又不敢提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最为重要就是因为预制菜本身就被许多外卖店用着,而且这些预制菜的质量都不怎么样。预制菜在大家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而且预制菜也存在着特定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预制菜的市场份额本来就有限。

一、趣店罗老板预制菜卖出2.5亿

趣店原来是做贷款业务的,但随着这种业务的衰落,趣店也开始做起了卖预制菜,在罗老板送一分钱的直播卖货活动当中,一分钱的酸菜鱼一共送出了100万份,最后也让罗老板在明星效应和预制菜的活动促销当中一战成名,最后在自己的直播间卖出了2.5亿元的预制菜品。按照这种销售成绩来看,其实趣店怎么都能够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实际的情况却与想象的多少有一些出入。

二、一分钱酸菜鱼注定拯救不了一个企业

很多人都愿意用罗敏的这种直播带货的行为与新东方相提并论,但是按照不少人的看法,其实这种一分钱的酸菜鱼是拯救不了一个企业的,从客观原因上说,一分钱的酸菜鱼是一个营销活动而已,预制菜市场也是一个有限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预制菜做得再出色,也不可能让其能够有太大的起色。从主观方面来看,目前罗敏的公司是从主观方面来看,目前罗敏的公司的销售人员的能力很强,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司的业务未必能够容得下这么多的大神。

速冻食品企业纷纷押宝预制菜板块,你认为预制菜的未来走向将如何?

我觉得预制菜未来将走向精细化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速冻食品企业纷纷押宝预制菜板块?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需求也在日益多元化,而传统速冻食品业务板块发展已陷入瓶颈。在这种背景之下,预制菜的出现让不少速冻食品企业发现了新商机。近两年来已有多家速冻食品企业押宝预制菜板块,如惠发食品以自主研发并推出预制菜品千余款,涵盖各大菜系及地方特色小食品类,海欣食品也表示将加大预制菜研发投入,安井食品同样加速向预制菜领域进军。除各传统速冻食品头部企业之外,不少初创品牌也将目光瞄准了速冻预制赛。

速冻食品领域与预制菜领域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各大速冻食品企业压宝预制菜的行为,让很多人对预制裁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认为预制菜的未来将走向精细化市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现阶段各大企业布局预制菜,往往都是贪多贪全,每家企业都准备生产销售各类预制菜产品。但是现阶段预制菜市场并不成熟,大众认可度也不高,贪多贪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多的发展机会。虽然现阶段预制菜领域看似蓬勃发展,但这只是由于新兴领域空间较大,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预制菜领域很容易就走进瓶颈期。

在这种状况之下,我觉得预制菜未来将走向精细化市场。市场或许会由部分预制菜企业瓜分,各企业分属不同领域,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然后由冷链物流串联,打造成一个流水线式的预制菜行业。虽然这一行业未来有可能会变成小众行业,但在大人口基数之下,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十分乐观。谁能在这一行业当中率先占据先机,谁或许就能够参与到瓜分这个巨大市场的浪潮中。

在现实生活当中,预制菜行业及市场都还不够完善,大众对预制菜的认知度也较低,把预制菜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任重道远。

预制菜火热 成长逻辑清晰

在疫情影响下,预制菜概念反复走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汪玲指出,疫情反复影响以及人们日益变快的生活节奏,使得消费者居家做饭需求下预制菜的需求显著提升。未来,在预制菜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产品多元化需求、扩大市占提高集中度的情况下,拥有预制菜业务布局的餐饮企业也有望展现更加亮眼的表现。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预制菜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市场规模有望高增。汪玲表示,行业长期发展逻辑清晰,预制菜安全、 健康 、便携的特点契合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宅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的确定性较强。行业目前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受益标的为未来集中度有望提升的行业龙头如味知香、安井食品等,以及绝味食品、双汇发展、全聚德、三全食品、步步高、涪陵榨菜、龙大 美食 、国联水产、广州酒家、惠发食品、巴比食品等发展潜力较大的公司。

味知香(605089)产能将逐步释放

公司是深耕预制菜行业 12年的龙头企业。公司加盟店盈利能力出色,初始投资额小且回收期短,因此近年来加盟店快速扩张,从2017年的58家快速增至2021年的1219家。国元证券指出,家庭小型化和加班常态化使得“单身经济”和“懒人经济”日盛,而预制菜兼顾 健康 和便捷等方面的特性,使其高度贴合 社会 变迁下 C 端消费者的需求。虽然过去几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但当前1.5万吨产能早已满产,成为掣肘公司进一步扩张的瓶颈。而公司IPO募投的5万吨新产能预计将在2022年初逐步释放,从而支撑公司在江浙沪以外区域新市场的扩张,以及在电商和新零售等新渠道的尝试。

绝味食品(603517)或现新成长曲线

公司建立近20个生产基地,实现“冷链生鲜,日配到店”。庞大的门店和供应链网络相辅相成,构建起显著的规模优势。展望未来,龙头企业开店空间仍然广阔,继续推进全国化布局的战略依然清晰且坚定。国元证券指出,公司围绕“深耕鸭脖主业、构建 美食 生态”的发展战略,先后投资入股了50余家 美食 生态圈企业,并逐渐进入收获期。2021年三季度,公司转让和府捞面部分股权以及千味央厨上市共贡献了2.1亿元的投资收益。除了财务投资收益,更期待未来公司成功打造起相互协作的 美食 平台,从而突破鸭脖主业瓶颈,丰富业务矩阵。此外,公司逐步开放供应链服务,在全国冷链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绝配供应链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有望铸就公司新的成长曲线。

巴比食品(605338)团餐市场空间广

公司加速全国布局,南京产能释放加密华东市场外延收购进展超预期完成,公司借道“好礼客”、“早宜点”快速进军华中市场,迈出突破局域门店瓶颈的重要一步,或将成为全国化拓展的样板。华东方面,南京工厂预计 2022 年底投产,产能释放后或将加密苏北、安徽及浙江市场门店分布,华东区域扩张值得期待。华安证券指出,1.5万亿元团餐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持续加码团餐业务,随着上海二期智能化工厂投产,公司成品产能得以扩充,预计 2021 年团餐收入占比突破 15%,同比增速超 50%。此外,公司将团餐客户进一步细分,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团膳、餐饮供应链、商超及便利店、餐饮连锁品牌、电商平台五大客户的需求,团餐业务有望延续高增。

安井食品(603345)供应链全国布局

公司速冻火锅料及面点均保持两倍于行业的增速,这背后是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产品研发能力领先,供应链全国化布局,经销商团队优质。随着产品结构升级、BC渠道开拓及产能稳步释放,有望维持18%-25%的年产能增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安信证券指出,公司拥有全国化优质经销商,与预制菜的渠道协同优势突出。前期以OEM模式降低试错成本,挖掘潜力大单品,依托快手菜专区加快推广速度。快手菜专区投资小,风险低,有利于消费者引导,还能为经销商带来新增长点,公司计划在3年内铺设5万个快手菜冰柜,在行业发展早期抢占消费者群体。同时,随着自产率的提升,预制菜利润率或有较好改善。

涪陵榨菜(002507)多品类协同发展

公司发布公告称,“年产 5万吨泡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其中2条生产线已于近日正式建成投产,新增产能2.5万吨/年。增加2.5万吨泡菜产能后,公司现拥有榨菜产产能约16万吨,泡菜产能约5.9万吨,萝卜产能超过1万吨,共计约22.9万吨。未来公司将以战略资源助力萝卜产品多元做大,形成大单品;延伸开发休闲零食,尝试进入酱类,并推出豆瓣酱等新品,实现多品类协同发展。新品类将带来增量发展,全年15%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华鑫证券指出,随着产能释放和新品类放量,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看好公司提价顺利落地带来价增,渠道下沉稳步推进下,公司业绩逐步释放。

龙大 美食 (002726)“全产业链”经营

公司早期承接日本预制菜出口业务,2018年蓝润接手后调整公司战略定位,将公司战略调整为“一体两翼”,形成以预制菜为核心,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支撑,配套进口贸易的“全产业链”经营发展模式。太平洋证券指出,我国预制菜行业起步晚,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0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约26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年均复合增速也有望保持在20%左右,市场空间广阔。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集中度低,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同时预制菜产品依赖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及产品新鲜度要求限制了加工企业产品配送半径,因此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仍旧处在蓝海竞争。

后缀:连续亏损,预制菜能否拯救惠发食品?

出处:好吉味美食

网址:http://www.jopbegv.cn/post/896.html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

评论

访客

Powered ByZ-Blog. 浙ICP备2023008181号-4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