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打天下:如何把一帮牛人管得服服帖帖?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欢迎讨论。关于您说的“奥格尔维”定律,我想引用中国战国时期的古典著作《鹖冠子》中的博选篇里的一段话来替换一下:
故北面而事之,则伯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廝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故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亡主与徒处。
再说回刘邦,则不能仅用‘奥格尔维定律’来解释,打天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践过程,里面包含非常多的理论。单从用人角度来讲,刘邦可以算是把能用的***都用了,他不挑肥拣瘦。我们大概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他怎么把各色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
吸引卑鄙之徒做班底
刘邦斩白蛇而起,此时,刘邦身边聚拢的都是‘白丁’,这群人要去咸阳修秦始皇陵,以当时情况看凶多吉少,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很多都逃跑了。刘邦见人跑了也没有上报***去抓捕,反而索性把大家都放了。还有三十来人跟着他,他们没有特殊才能,他们的需求就是:刘哥,告诉我们,咱怎么办能保命。
刘邦没起事的时候没多少记载,但是斩白蛇前后的举动可以看出来,对底层人来说,他敢站出来给大家挡事儿,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英雄。所以,隐居在芒砀山时,刘邦的势力发展到300多人。这股力量成为他最初的支撑。
即使到后来,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阵营里面‘乡土气’是最浓厚的,所以,陈平说刘邦手下多‘卑鄙之徒’。卑鄙在当时语境并不算是道德判断,是指地位低、粗人。但是他们的革命意志最坚定,是刘邦最忠实的拥护者。另一方面,用一句鬼谷子不太好听的话说,‘愚者不爱其死’,被其他人看不起的这些人,打起仗来不怕死,在战争年代则是非常珍贵的‘兵’。同时对普通百姓的广泛同情,不管是秦人、楚人,‘兵’源可以持续不断。
给能人舞台
刘邦还有个特点,尊重能人。刚打下沛县,如果刘邦是个猴急的人,早就自己宣布做老大了,但是,他仍然让大家推选,我认为从深层次看,这举动不是做作,是对人性深刻认识。这一推让,萧何、曹参等人才能心悦诚服。尊重人才是第一步。
尊重能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就是给能人舞台。刘邦没有任用自己的亲信卢绾超过曹参、周勃,一切以能力来判断。陈留城外,遇到70多的老者郦食其来投,不几天就能听从他的建议冒险领兵接应郦食其拿下陈留。接着就是封赏,直接封为‘广野君’,与元老曹参等人平级,硬性指标在,谁也不能不服。这就是舞台上的标准统一,以功劳论英雄。
不但不压抑人才,他还时常***人主动挑担子。彭城大败后,刘邦急需要有人策反英布。于是激将身边人:‘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 ’。结果随何跳出来接下担子,事情就那么成了。
如此一来,不但自己团队的尖子能突出,而且能吸引其他团队的精英。比如韩信、陈平等人都是看到刘邦这边的好环境才过来一试的。
对顶尖人才的耐心
刘邦收拢人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收服张良。张良与刘邦初次相遇,两人都还是‘蟊贼‘级别的。张良计谋高深自然曲高和寡,只有刘邦一点就透。然而,张良为了实现复韩的理想没有追随刘邦。两人再次相遇,刘邦已经扩张到3万人马,张良辅佐韩王成朝夕难保。刘邦竟然把出力打下的韩国故地送给韩王。所以,张良很感激刘邦的帮助,在西进灭秦的过程中成为‘最佳派遣工’,帮助刘邦先入关中,力保鸿门宴合议达成。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受封汉中。张良回韩王成身边,刘邦大方赏赐珍宝。
通过刘邦的一生,我们看出他对人才可以说是求才若渴,对百年不遇的奇才张良却两次放手,给地盘、给财宝,毫不吝惜。最后韩王成死于项羽之手,张良远赴刘邦阵营。骂人习以为常的刘邦,总是恭恭敬敬的称呼张良为‘子房‘,始终如一。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不过如此吧。
自己不停折腾与冷处理内部矛盾
任何团队内部都有矛盾,如何化解,各有各招。比如,陈平刚入汉营,周勃灌婴就出来传小话。刘邦都是适当做了冷处理。但是,很多时候矛盾并不因此而消失。刘邦的做法很特别:
不停挑战,寻找外部目标。比如,在汉中时,兵将逃亡,听取韩信建议果断挑战关中三王,‘归乡‘情感从负担变成攻击敌人的动力。此后,挑战项羽,开拓魏、赵、齐战场,任务满满的,把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压力。现在公司经常‘调整组织结构‘,也有这样的意味,充满新鲜感,持续走向未知。
刘邦拼起命来也是挺恐怖的。当年刘项隔河对峙,项羽一箭射中刘邦胸膛。刘邦为了稳定军心,当夜忍痛巡营,几乎性命不保,多年后,新伤引发旧伤送了性命。可见,他除了善于用人之外,自己一直拼在第一线,也是亲自举旗的人
感谢邀请。个人觉得刘邦之所以把一帮牛人都管的服服帖,最重要的是两点。第一,他懂得知人善任的道理,将手下的每一个人都安排到最合适与最擅长的位置上,从而让他发挥最大的作用与长处,进而让他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一点就是刘邦这个人自我的情商很高,他看人很准,他知道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而根据每个不同性格的人,他会有相应的应对方法与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很简单,四个字:知人善用。
刘邦很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把他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爱才如命,这就是慧眼识珠,而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不专断。
能看见别人的功劳,不据为己有。并且发自内心的去佩服身边的人。最著名的那段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由此可见,刘邦是真明主,才能得以这么多人甘愿俯首称臣,并愿意助他完成霸业。
泻药~刘邦的管理模式有个大前提:亡秦,也就是创业目标
刘邦很***,创业开始就有三杰之一的萧何跟随,萧何赏识刘邦到跟随刘邦,是刘邦忠心耿耿的创业老臣。
张良,刘邦创业路上认识的三杰之一,跟刘邦意气相投,是刘邦可遇而不可求的忠心创业老臣又一人。
韩信,楚之弃将,刘邦差点错过的三杰之一,但之后刘邦知人善任,权利、名利尽情满足,又用感情拉拢,给娶老婆。
从这三人可以看出刘邦有原始创业伙伴能尽心信任,遇到同德创业伙伴能牢牢抓住,碰到有所求的创业伙伴能尽情满足,容天下难容,胸怀宽广,这是他能管好三个创业重要伙伴的关键。
再加上不计前嫌重用陈平,可以说是刘邦正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又有清醒的自我认识,愿意信任身边的人,让他们能在他的麾下尽情发挥这是他能善于用人创业成功的关键。
因此不是说雇佣比自己强的人成功,而是领导自身要有这个素质,反观项羽这点相信大家更能看出来,这些人除了萧何基本原先都是项羽的人,只不过项羽没那个素质罢了。
大致如此,认识不周,欢迎交流指教,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都昌美食达人团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都昌美食达人团购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